-
两个月的宝宝夏天可以穿短袖吗
两个月的宝宝如果在夏天感到非常的闷热的话,是可以穿短袖的。个时候穿短袖其实并不会给宝宝带来特别大的危害,然而如果在特别闷热的时候还给宝宝穿长袖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宝宝中暑,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后果比较严重。 一、两个月的宝宝怎么选衣服宝宝穿衣服无论是在夏天还是冬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舒适、宽松和轻便。这种衣服穿的时候非常容易,只要套进去就可以了。如果换成那种非常紧身的衣服的话,可能会对宝宝带来一种…- 0
- 0
-
婴儿一出生就可以预测他的寿命吗
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的预期寿命是由DNA端粒长度决定的。这种端粒就如同鞋带末端塑料保护层,它主要是保护染色体不被损耗。科学家称,端粒对于老化现象具有关键作用。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DNA端粒越长的,寿命就会越长;同理,DNA端粒越短的,则寿命越短。当然,这种预期寿命是不包括意外死亡、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在未来,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测试分析DNA端粒的长度来判断自己生命的长短。同时,由于端粒可以…- 0
- 0
-
世界上最小的婴儿有多小
2004年9月诞生于美国芝加哥的Rumaisa,是现知的世界上最小的婴儿。她是在母亲怀孕26周后,由剖腹产与双胞胎姐妹一起降临人间的。出生的时候,Rumaisa长不到25厘米,重不到244克,像一个手机那么大。6个月后,Rumaisa体重约5斤,身高长了一倍,幸福地出院回家了!- 2
- 0
-
为什么有些原始人要残忍地杀害婴儿
有研究表明,杀婴现象在原始社会十分普遍,是早期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劣俗。虽然这种劣俗有些残忍,但却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还曾一度盛行。那么,原始人为什么要残忍地杀害婴儿呢?有人认为是物质资源的匮乏导致了人们的杀婴行为。因为生活艰难,食不果腹,原始人不得不将一些生存能力较差的畸形儿杀死,以保证自己和生存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存活下去。有些民族在养大第一和第二个孩子之前,会将所有新生儿都杀死,其目的就是为了避…- 1
- 0
-
婴儿出生的时候脸上会有雀斑吗
有的人随着岁月的成长,脸上会起很多的斑。有的人起得多,有的人起得少,很多人就会认为脸上斑的多少其实是天生的。那么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是否脸上也有雀斑呢?其实,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可能会有胎记或者是痣,但是,脸上却是一个雀斑都没有,非常洁净。我们被日照后脸上长出雀斑则是太阳的“杰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阳光久了,皮肤就会逐渐产生雀斑。有些人脸上的雀斑非常多,那都是阳光伤害皮肤所留下的印记。而且,雀斑的产…- 2
- 0
-
婴儿的骨骼多还是成人的骨骼多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婴儿的多。因为婴儿在出生的时候骨骼有300块,而成人只有206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1)骨头融合:儿童的骶骨有5块(叫作骶椎),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儿童的尾骨有4~5块(叫作尾椎),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此外,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2)软骨发育和子骨。比如说颅骨,在成长的过程中囟门逐渐变成骨缝愈合。儿童很多的子骨、副骨也都计算在骨骼的范围…- 1
- 0
-
婴儿为何可以同时呼吸和吞咽
在成人的吞咽过程中,为防止食物流进气管,其呼吸机能是被暂时压抑的。也就是说,吞咽的时候呼吸会稍微停一会。当食物被推进入食道后,呼吸便会再次产生。这现象亦发生于初生婴儿的吞咽过程中。但也有学者指出,初生婴儿吞咽时,其呼吸机能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婴儿可以一边吞咽食物,一边保持呼吸。他们的呼吸速度会较平时慢,呼气阶段则较吸气阶段为长。不过这只是部分学者提出的现象。关于初生婴儿的吞咽与呼吸协调,至今还…- 2
- 0
-
婴儿刚出生为什么总会啼哭
婴儿出生总是伴随着清脆的哭声,没有哭反而不正常,只有孩子哭出声音来家长才能放心,代表着孩子是健康的,所以也有呱呱坠地的说法,那么为什么婴儿的出生总是哭呢?其实这是一种生理反应,也不是宝宝真的想要哭。宝宝出世之前,在母胎内的肺只是一团组织,并没有空气,而且胸廓一直是曲缩状态,而且胸腔也还很小。但是宝宝一出世后,将不同是缩成一团的,胸廓张开来,之后胸腔也会随之扩大,接着肺叶也自然张开,此时宝宝吸入第一…- 0
- 0
-
经常疲乏无力?七个放松动作可解压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不少人常因压力太大,出现疲乏无力、浑身难受的情况。这种不适可能跟身体太“紧张”有关,急需一套拉伸操放松一下。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建议,日常生活应常做7个拉伸动作来解压,每个姿势保持15~30秒(5~10次深呼吸),重复2~4次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进行某个动作时,出现刺痛、麻木或疼痛,可忽略不做,或在教练指导下适当调整。婴儿式。婴儿式能拉伸腰部,减轻紧绷感。跪姿,双脚…- 3
- 0
-
母亲的癌细胞,可能转移给腹中胎儿吗?
作者|顾舒晨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癌症被称为万病之王,“癌细胞转移”更是令人闻之色变。疯长的癌细胞从身体一处转移到另一处。但在一种极端情况下,未出生的胎儿作为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妈妈的癌细胞会转移给胎儿吗?通常情况下,这种概率微乎其微。据统计,虽然平均每1000个孕妇中就有一位患有癌症,但患癌母亲将癌症传递给婴儿的情况极为罕见,发生率大约只有五十万分之一。癌症的母婴传播传统上都是通过血液途径。不过…- 2
- 0
-
科学家发现罕见病例,癌症母亲顺产导致婴儿患上癌症
近日,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发表的最新病例报告显示,患有宫颈癌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其体内的癌细胞通过婴儿初啼时吸入的羊水进入了婴儿体内,导致婴儿患上了肺癌。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此类癌症转移现象。来源:699pic.com癌症母亲顺产导致婴儿患上癌症婴儿患上肺癌的概率极低,只有不到百万分之一。最开始发现男性婴儿确诊为肺癌时,医生们甚至认为是病理检查时混入了来自他人的组织样本。考虑到他们的母亲患有宫颈癌,…- 0
- 0
-
为什么婴儿时期的睡眠时间比成年人多?
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科学家一直在讨论为什么睡眠占据我们如此多的时间,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在特定年龄不同阶段,睡眠状况会存在差异。关于为什么我们睡眠时主要集中在脑力活动的问题有两个主流解释理论:一种理论认为,大脑利用睡眠来重组细胞之间的联系,构建支持我们记忆和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另一种理论认为,大脑需要时间来清理一天累积的代谢废物。神经科学家一直在争论这些解释…- 0
- 0
-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惹争议:到底触犯了哪些边界?
静静/文“一对基因经过修改的双胞胎婴儿已于11月健康诞生,基因编辑使她们将来可能具有天然抵抗艾滋病的能力。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11月26日一则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的发言就像投入河中的石子激起了产业界、科学界、媒体甚至广大人民群众的讨论。基因编辑,无论是在人类医学、动植物育种还是药物筛选领域,都备受争议,除了技术层面…- 0
- 0
-
最大规模婴儿微生物组数据集建立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两项微生物学研究称,科学家建立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婴儿微生物组数据集,利用其详细阐述了人类早期肠道菌群的形成。研究结果同时剖析了微生物组与婴儿发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I型糖尿病的潜在影响。肠道菌群会不断变化,但从婴儿期到儿童期的变化过渡,人类尚未能全面理解。研究显示,微生物组可能与不同疾病病理特征有关,包括I型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环境决定因素” (TEDDY) 研究为考察…- 0
- 0
-
最新!关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官方启动伦理调查
据人民网报道,“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了。报道称,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据悉,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 2
- 0
-
人民日报评基因编辑:科技发展不能把伦理留在身后
11月26日,一对基因编辑婴儿成了舆论的焦点。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有消息传出,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于11月诞生。据称,因基因经过修改,这对双胞胎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然而,这个原本看起来颇有些轰动效应的“首例”,却很快遭到质疑与反对,大量质疑指向其后的伦理问题。毕竟,这次我们面对的,不是克隆猴、克隆羊,而是人类。何况,还有人指出,我们已经可以有效阻断艾滋病毒…- 2
- 0
-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诞生 谁为基因剪刀造人开的绿灯?
国际社会对基因编辑婴儿从一开始就亮出明确的红灯警示现在却有人准备开绿灯这个转折过程的时间之短令人吃惊作者:张田勘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就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随即,与贺建奎合作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11月26日下午回应称“这件事不属实,我们没有接受过相…- 0
- 0
-
技术突破?为什么说震惊社会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本文专家:田靖博士,原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本文审稿:陈海旭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研究员昨日,一则号称“改写人类历史”的消息惊了学术界。几乎全网报道,“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出生!“首例”、“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争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经过——“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经过 26日,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科学家贺建…- 3
- 0
-
人类首个基因编辑婴儿项目 历史伦理最终会站在哪一边?
人民网在报道这一消息时表示,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然而,“历史性突破”也许只是幻觉;这一消息发布不久,就在舆论场引发了关于科学研究伦理的滔天巨浪。什么是基因编辑婴儿?简单来说,基因编辑婴儿,指的是胚胎在受精卵阶段经过基因编辑手术之后继续发育并出生的婴儿,因而其核心是基因编辑手术。据贺建奎本人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 4
- 0
-
婴儿猝死综合征可能与SCN4A基因突变相关联
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是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婴儿突然意外死亡。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其可能与编码钠离子通道NaV1.4的基因(即SCN4A)发生的罕见突变相关联。该钠离子通道蛋白在参与呼吸的骨骼肌收缩中发挥作用。在美国,SIDS每年导致高达2400名婴儿死亡,而且尽管一些行为,如与父母睡在同一张床上,吸入香烟烟雾或面朝下躺着,与更高的…- 3
- 0
-
首款产后抑郁药物问世,不过看完价格更抑郁了......
近年来,由产后抑郁症引发的悲剧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妈妈们,表面上每天在社交软件上晒娃,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和快乐。但实际上她们却极度敏感,觉得不被理解,不被包容,不被社会认可,活的不快乐,但这种状态时常被亲人误认为是“矫情”。不知道、不了解、不理解,正是中国万千家庭对产后抑郁认知的现状。产后抑郁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产后抑郁是一种特殊的情绪障碍。一般在产后2…- 0
- 0
-
基因编辑婴儿:重大突破还是走火入魔?
11月26日,笔者的手机被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的消息刷了屏。在qq群、微信群、微博、朋友圈里,这个消息都被广为传发并引起热烈争议。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一些媒体在发布这条消息时以“重大突破”标榜,然而这真的是重大突破吗?笔者最初看到此新闻时甚…- 1
- 0
-
基因编辑“三父母”技术再引讨论
本月初在希腊的一家医院中,又一名“三父母”婴儿借助线粒体替代疗法诞生,这种可以克服遗传疾病的新技术再次引发关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艾·科恩日前组织了一场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展望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旨在推动美国为这种存在争议的技术放行。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继承三份遗传物质,分别是父亲精子的细胞核DNA、母亲卵子的细胞核DNA以及母亲卵子中独立于细胞核的线粒体DNA。线粒体DNA有缺陷就会导致线粒体遗…- 0
- 0
-
看完《哪吒》,我相信导演是学医的了!
出品:科普中国制作:赵序茅(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最近国产动画《哪吒》热播,口碑爆表。作为一名科研狗,我也去凑了个热闹,发现这里面大有“蹊跷”!一部神话背景的电影,竟然蕴藏着许多生命科学的知识,这也让我完全相信了导演隐藏的医学生身份。图片截图自腾讯娱乐一、在妈妈肚子里待了三年才出生,哪吒到底是什么物种?有人说,这个问题简单,什么物种?神仙物种呗!不不,我想问的是,…- 0
- 0